注册
天水麦积区画家霍彦斌《春到陇原》画作入选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
来源:麦积区文化馆   作者: 麦积区文化馆    发布时间: 2024年07月23日    阅读次数:3055

 麦积区融媒体中心讯(记者 吴雪镕 莫哲涛 实习记者 窦艺)杏树枝干虬曲,粉白杏花层层叠叠,如梦似雪,洋溢着盎然的春意。密林深处,枝丫间两只喜鹊欢跃,正精心构筑爱巢。杏树下,居民沐浴春光,孩童嬉戏,生活场景与自然美景交相辉映,恰似一幅生动的《春到陇原》,展现了陇原大地的祥和与生机。

 《春到陇原》是天水画家霍彦斌创作的中国画作品。日前,中国美术家协会官网发布了第十四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中国画展区作品复评结果,甘肃共有16件作品入选,其中霍彦斌创作的《春到陇原》成为天水唯一入选作品。

 霍彦斌,麦积区琥珀镇人,现为甘肃省美术家协会会员、甘肃省书法家协会会员、甘肃省青年画院特聘画家、天水市美术家协会理事。其中国画及书法作品多次在全国性展览中展出并获奖。谈及《春到陇原》,霍彦斌表示:“这张绘画作品是我根据新阳镇杏花创作的。作为新阳中学的一名美术教师,我在新阳中学工作了20年,每当新阳杏花盛开的时候,大地一片白茫茫的景色,所以我对新阳情有独钟,以杏花为契入点,创作了这幅《春到陇原》绘画作品,以表达对新阳这个地方的一种感激之情。”

 杏花,花瓣多为五片,花药呈黄,高洁而淡雅,因与“幸”同音,常被赋予幸运和美好的寓意,深受文人墨客喜爱。南北朝庾信赞为“春色方盈野,枝枝绽翠英”。然而,要将这淡雅之色、层层叠叠之态绘于纸上,实非易事。霍彦斌耗时八个月,前六个月深入观察与写生,后两个月潜心制作,终成此作。

 “创作一幅画,是情感与技法的融合。”霍彦斌说,“在《春到陇原》这副画的创作过程中,我更注重情感的抒发,通过大量写生与速写,感受杏花从花苞到绽放的全过程,把对大自然的理解通过绘画表达出来,达到师法自然、中得心源的境界”。他的画桌上,还装裱着一幅月季四季图,从含苞待放到凋零枯萎,展现了生命的轮回,这也是他对中国画生命哲学的理解。

 霍彦斌虽曾学习油画,但最终选择深耕中国画。他认为中国画能以简驭繁,寥寥数笔便能勾勒出深远的意境。在《春到陇原》中,他采用近大远小的透视法,赋予画面纵深感;技法上,他融合没骨的积水、撞水、撞粉、积彩等多种技法,展现花朵的千姿百态;色彩上,则以冷暖对比,营造出柔和清新的画面氛围。

 从小时候拿起一根树枝在地上勾勒着连绵山川,到如今在画布上倾情描绘着自己的家乡,霍彦斌的画笔不仅记录了细腻的内心,更承载了对家乡的深情与对生命的思考。“这次作品入展,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起点。随着天水旅游持续升温,下一步在精进自己画技的同时,我想通过自己的绘画作品,把家乡的美景传播出去,让更多的人走进天水、了解天水。”霍彦斌说道。【编辑 姚苗】

(来源:麦积融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