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乡县文化馆为隶属于东乡县文体广电和旅游局的副科级事业单位,主要职责是组织、辅导、培训文化艺术团体,组织开展书画、摄影、舞蹈等群众性文化活动,指导群众业余文艺团队建设,辅导和培训群众文艺骨干,开展文化馆免费开放及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挖掘、抢救、传承、保护等工作,以及积极开展县委、县政府安排的精准扶贫等重点工作。现有办公和展厅使用面积295平方米,内设文化活动室、书画摄影展厅、东乡族擀毡技艺展厅、东乡族钉匠工艺展厅各1个,同时,设有龙泉镇、柳树乡设东乡族擀毡技艺传习所各1个,锁南镇设有东乡族钉匠工艺传习所1个、米拉尕黑传习所1个,全部向广大群众免费开放参观,为观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有效的展示了我县的特色文化。 现有工作人员12名。其中馆长1名、副馆长2名、专业技术人员2名(中级馆员1名,初级馆员1名)。我馆的文化活动室藏书有1000余本,书画展厅展出书画作品80余幅,东乡族擀毡技艺展厅展出毡制品30余件,东乡族钉匠工艺展厅展品40余件,并全年向广大群众免费开放参观,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并对免费开放工作不断进行创新发展,我馆年均接待各级领导、游客、师生及各界人士累计3000多人次。 近两年来,东乡县文化馆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积极组织人员,对东乡县非遗进行挖掘、搜集、整理,申报了州级非遗项目4项、县级非遗项目5项、省级代表性传承人3名、州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19名、县级非遗项目代表性传承人34名。目前,全县共申报公布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35项、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55名,其中,国家级非遗保护项目2项、省级非遗保护项目2项、州级非遗保护项目15项、县级非遗保护项目16项;国家级传承人2名、州级传承人19名、县级传承人34名。 近年来,东乡县文化馆每年都实施免费开放项目,积极举办书画摄影展、文化艺术培训、研讨会、送文化下乡等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向群众提供优质的文化服务,丰富群众文化生活。 东乡县文化馆还实施了东乡族擀毡技艺、东乡族钉匠工艺、东乡族口头文学与语言、《米拉尕黑》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程项目,举办了东乡族擀毡技艺、《米拉尕黑》、东乡族钉匠工艺、东乡族口头文学与语言、等非遗项目培训班40多期,共培训学员800多人,编辑出版了《米拉尕黑》、《东乡族口头文学与语言》等书籍3000余本,编印发放了非遗宣传资料13000余份,摄制了东乡族擀毡技艺、东乡族钉匠工艺、米拉尕黑等非遗纪录宣传片10余部,组织开展了非遗宣传、书画摄影展等群众文化活动50余次;实施了文化馆公共文化云平台建设,委托文化传媒公司建立数字文化馆,开展文化云直播、文化慕课等活动,为群众提供便捷的数字文化服务。 县文化馆积极开展多种形式的非遗宣传活动。通过非遗下基层、进校园、巡回展、“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等活动,采取悬挂横幅标语、摆放非遗展板、发放非遗宣传资料、表演非遗节目等多种形式,向广大群众和师生宣传展示了我县的优秀传统文化,累计开展非遗进校园、送文化下乡、非遗巡回展等宣传展示活动40场次,举办“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大型主题宣传活动5场,共发放《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4000本、《甘肃省非遗保护条例》4000本、《东乡县非遗宣传册》13000余本、《东乡族擀毡技艺宣传册》8000本、《东乡族钉匠工艺宣传册》8000本,制作宣传展板600余张,提高了广大干部群众对非遗保护重要性的认识,增强了文化自信。 东乡县文化馆积极开展了各类群众文化活动,在春节、“唐汪杏花节”、“杏子采摘节”等节假日期间,开展了“新时代文明实践送文化进乡村”、摄影书画展等活动,举办了摄影展、书画展,有效宣传了我县的民俗文化和人文景观。